1、选择题(50分 每小题2分 共25小题)
1、老子是国内春秋晚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开创者。下列言论反映了他思想倡导的有( )
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②“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③“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④“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2、下列关于韩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韩非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
B. 韩非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将法家理论系统化
C. 韩非倡导加大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D. 韩非提出了“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不变”的倡导
3、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如果由于( )
A. 道家“无为”思想不可以解决现实问题
B. 汉武帝从“无为”转向“有为”
C. 董仲舒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建议
D. 此时的文化“一统”可成为政治“一统”的根基
4、学者对古时候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想把濂溪、康节、横渠、二程种种建议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且组织一大系统……。思想上还是沿袭二程,特别沿袭伊川的多”。请问这位古人是()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5、王守仁的心学与下列哪种看法相似( )
A. 道家“清静无为”思想 B. 佛教禅宗“心外无佛”思想
C. 朱熹“理先气后”思想 D. 二程“万物皆只不过一个天理”的思想
6、《明神宗实录》记载:“乙卯,礼科给事中张问达上疏劾:壮岁为官,晚年削发,近又刻《藏书》、《焚书》、《卓吾大德》等书,时尚海内,惑乱人心。……以冯道为吏隐,以卓文君为善择佳偶,以司马光论桑弘羊欺武帝为可笑,以秦始皇为千古一帝……”“”中的人物最大概是( )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7.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能矫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能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强调的看法是( )
A.民主制比君主制进步 B.治理国家应当尊重民意
C.打造法治社会 D.实行君主立宪制
8、“Know yourself”是哪位哲人的名言()
A.泰勒斯 B.苏格拉底 C.普罗塔哥拉 D.亚里斯多德
9、与中国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相比,文静复兴时期西欧文学作品的最突出特点是()
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封建礼教 C.反对封建迷信 D.反对教会神权
10.马丁路德觉得任何一基督教徒都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每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交流。这种倡导事实上( )
A.将大家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
C.动摇了上帝在大家心中的地位 C.摧毁了罗马天主教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11、德国哲学家康德曾如此评价伏尔泰和卢梭:“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年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年代。当伏尔泰还在为文明与愚昧无知而战斗时,卢梭却已经在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材料指出卢梭相比于伏尔泰思想上的不同的地方是()
①抨击封建专制规范 ②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③提出社会契约论 ④提出人民主权学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
12、康德继承和弘扬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表目前()
①著有《纯粹理性批判》,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总结
②强调人的重要程度 ③相信主权是人民
④倡导每一个基督教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讲解《圣经》的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13.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时候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A.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要紧标志
B.科技在不一样的范围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一样的
C.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D.科学和愚昧只不过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
14.国内古时候科技的特点是( )
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B.实用技术发达
C.常见看重科学实验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15.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了一个屈原的书房场景。其中大概的是()
A.书桌上摆设一本《伤寒杂病论》 B.墙角放有司南
C.书厨中有印刷的书本 D.墙上挂着《洛神赋图》
16、.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时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郑板桥在诗中反映了他所追求的艺术风格是()
A. 追求优雅,展示个性,以神韵意趣为毕生向往
B.适应产品经济进步,催动艺术商业化
C. 醉心于山水之间,忘情于林泉之际
D.工笔描绘细腻的生活
17、邓小平在一次参观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一幅历史名画时说:“从这幅画的内容来看,国内古时候的产品经济进步水平还是蛮高的嘛!”邓小平参观的这幅画应该是()
A.《洛神赋图》 B.《清明上河图》 C.西夏《打铁图》D.《女史箴图》
18、下列文学艺术作品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19、老师介绍这幅古意盎然的书法艺术(下图),内容以词的形式,描述作者的心情,并要同学讨论其可能的年代。请问何人的说法较为正确?( )
A.这是甲骨文,但商代将来不需要,这应当是商代的作品
B.这是汉代的隶书,商代也没纸张,这应当是汉代的作品
C.这是汉代的隶书,但汉代没进步出词的文学形式,这应当是宋代的作品
D.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认识,这应当是民国初年的作品
20、下列中国古时候文化收获中遭到外来文化影响的有
①毕升创造的活字印刷术 ②以陆九渊、王阳明代表的“心学”
③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 ④明代烧制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下列表述与伽利略无关的是()
A.论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B.自制望远镜察看天空,发现了很多新天体
C.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基础 D.修正了由狭隘经验打造起来的时空观
22.下列自然科学中遭到中世纪神学的束缚的学科是()
A 化学 B 数学 C 物理学 D 生物学
23.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首次理论大综合的是 ()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运动 B.牛顿的力学体系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4.“伴随19世纪的过去,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要紧的部分……到它为久已打造的工业作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末,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下列能说明这一看法的是()
A.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B.达尔文打造起生物进化论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25.“他的创造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材料中的“创造”是指()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内燃机
2、材料题(50分。26题 18分、 27题16分、28题16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仁者,爱人”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材料二 “未受考验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假如常识包含了所有的善,那样大家觉得美德即常识就将是对的
――苏格拉底
材料三 孟子觉得君权的获得依靠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倡导“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倡导“天下为主,君为客”。
材料四 北宋大学问家、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学集大成者,曾言“万物皆有理”,“理便是仁义礼智”,是人需要遵循的道德准则;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应“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五 明末李贽对理学大加鞭挞,他讽刺理学家“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他觉得人皆有私,“着装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欲享受乃是“禀赋之自然”,每一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
请回答:
(1)据材料1、二并结合所学常识,指出孔子与苏格拉底提出的思想原则“相通的地方”。(4分)
(2) 材料三中三位思想家的看法有什么异同?(4分)
(3)据材料四和所学常识,指出理学成为科举考试要紧内容是什么原因。(4分)
(4)据材料五,概括李贽对理学批判的主要思想看法。(2分)
(5)综合材料4、五内容,简单谈谈你对理学影响的认识。(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1、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防止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由于所有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容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预防滥用权力,就需要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学会和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缘由论》
材料2、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携带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携带踢马刺吗?……所有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去法律以外,不依靠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3、每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大家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一同意志”,每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一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能出售,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需要使每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含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不过人民委派的员工,不享有主权。伴随政府职位魅惑力的加强,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方法。大家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别人的自由,不然他自己也就不自由了。这个时候,一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方法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总结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3分)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什么进步意义?(3分)
(3)据材料三说明,卢梭在国家、人权、法治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倡导?(6分)
(4)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1、三各侧重什么?(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收获简表
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
10—15世纪 远洋航海技术 宋
元
明前期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年代进步
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
哈维血液循环学说
波义耳近代化学
笛卡尔分析几何
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
清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18至19世纪中叶 瓦特蒸汽机
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细胞学说
分子—原子结构学说
进化论 清
材料2、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很多可供察看的材料、试验方法和工具,“真的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个时候才首次成为可能”。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觉得,“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致瓦博尔吉乌斯》
材料3、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曾提出了如此一个问题:“中国古时候在经验技术的进步水平上远远超越西方,但为何近代科学却第一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后在西方后面呢?”这个疑问后来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点”,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材料4、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世宗实录》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出了什么事变化。(1分)
(2)依据材料二与所学常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剖析欧洲近代科技飞速进步是什么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三与所学常识,剖析中国古时候的科技与近代西方科技有什么根本不同?(2分)依据材料四与所学常识,简要剖析16世纪中国为什么没产生与欧洲一样的现代科技?(6分)
(4)简述从中西方科技进步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1分)
高二首次月考历史(普通班)参考答案
1—25 CDDBB ABBDB CACBB ABDDD DDBDA
26、(18分)
(1)关注人和人性;强调伦理道德。(4分)
(2)异:董仲舒神化君权;黄宗羲强调民本;孟子思想介于两者之间。
同:他们都没超越“君主”这一思想范畴。(4分)
(3)理学继承和进步了儒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4分)
(4)批判理学家“存天理、去人欲”的虚伪;倡导人的个性自由进步(2分)
(5)宋明理学维护专制统治,压抑遏制人的自然欲求;但理学重视人的气节和品德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肯定积极推动作用。(4分)
27、(16分)
(1)三权分立(权力制衡)。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成为资产阶级政治规范的基本原则(2分)
(2)天分人权。(1分)对当时的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规范斗争起了推进用途。(2分)
(3)按一同意志拟定社会契约,打造国家, 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受人民监督。
人民主权高于所有,行使自由权不能损害别人的自由。
国家要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 在法律面前每人平等。
(4)材料二是侧重于强调生活来就是自由、平等的;材料1、三是侧重于通过规范国家权力来捍卫自由和人权。(4分)
28、(16分)
(1)从转为落后。(1分)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进步为科技进步提供了条件;资产阶级革命为其开辟了道路;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则解放了思想,。(6分)
(3)不同:中国古时候的科技是实用和经验科技;西方科技是实验和理论科技)(2分)
缘由:①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妨碍了生产力的进步;②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政策,不利于科技成就的产生、推广和应用,也妨碍了中西文化的正常交流。③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使常识分子不务实质;(6分)
(4)评分说明:着力生产力进步,准时进行政治经济变革,思想解放等,凡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1分)